[导读]:中国是传统的人参大国,然而中国人参近些年的表现远远不如韩国高丽参,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?中国人参的差距又在哪儿呢?下面记者采访了两位人参专家,来解读这一现象。
中国是传统的人参大国,然而中国人参近些年的表现远远不如韩国高丽参,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?中国人参的差距又在哪儿呢?下面记者采访了两位人参专家,来解读这一现象。
丁立起——吉林省人参商会首席专家;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董事长;吉林省吉参人参合作社董事长;《山参保护、栽培方法》国际、国家专利权人,从事人参研究、生产、经销活动40多年。
洪国士——香港中华特产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,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吉林人参、鹿茸等特色产品推介到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地区。
9月5日,在吉林省人参商会,两位人参行业的行家里手开始一场具有反思性的对话。一位是从事人参研究、生产、经销活动40多年的专家、董事长;另一位是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吉林人参等特色产品的商会副会长。他们从人参价格风暴到行业定价准则,再到未来发展,话题涉猎很广。看完后,一部鲜活的“人参产业”故事就展现在你的面前。
价格
曾卖到萝卜价的“人参价格风暴”
记者:最近一段时间,参价涨得非常快,引起一些争议,两位行家能分析一下吉林人参价格上涨的原因吗?
丁立起:人参的价格经历过几起几落。首先,上世纪70年代到1985年,是人参的第一个高峰阶段,也是自然发展的阶段,属于计划经济,政府有计划地发展这个产业;第二阶段是盲目扩张阶段,从1985年到1989年,出现大面积的采伐林地和人参种植栽培,导致市场供大于求,参价下滑,并于1989年遇到了“人参价格风暴”。我们当时这边一等的白参收购价是170~180元/公斤,可用大板车拉到浙江苍南就傻眼了,才7块钱一斤,简直就是萝卜价。
洪国士:价格跌得这么厉害,是什么原因呢?
丁立起:当时,收购商有意压价,就是逼着你低价卖,不卖就是死,没有办法只好在苍南租仓库,那时所有的苍南冷库不储存别的,全部存人参,而且白山地区的人参最多,最后的结果就是给不起仓储钱。从那以后,参价被压了20年。
现在的市场定价是最低时的10倍
记者:那人参价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升的呢?
丁立起:到了2007年才有好转,我省政府部门加大对人参产业的扶持力度,吉林省人参商会也开始利用行业职能引导价格,一个月后水参价格每斤5元,一斤干参涨了20元,这是20年来第一次价格反弹,到了2009年水参起步价就是100元/公斤,今年的起步价是100~140元/公斤,这相当于最低价时的10倍,接近了韩国的价格,可以说人参价格是一个自然价值的回归和大家努力的共同结果。
记者:我们的定价依据是什么呢?咱们吉林人参是有定价权的?
丁立起:行业制定价格因素依据三原则:一根据产品质量,二根据产出投入比,三参照农产品价格波动。
洪国士:这里我讲一下,吉林人参占全世界产量的70%~90%,现在是7月定价,这个价格是发改委批的,原则就是依据市场、放开价格。应该说行业产生价格是很有效的,这比一家一户单兵作战有效得多。
人参价格大起大落难再现
丁立起:想问洪总一个问题,你认为参价的大起大落还会不会出现?
洪国士:当前应该是历史最高价了。另外,参价的大起大落,我认为应该是不会有了。人参的价格和行业发展都应该是上升趋势的。我们曾经搞过预测,参价还会上升25%~30%。但供求关系保证了人参价格,大起大落不会再出现了。
#p#副标题#e#
品牌
吉林人参应该有统一品牌
丁立起: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吉林人参在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上比较欠缺。不知洪总对此有何建议?
洪 国士: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品牌。比如韩国都叫高丽参,我们到底是叫长白参、中华参、还是吉林参?现在太杂了。不过,在品质方面要把好关,千万不要砸自己的牌 子。吉林参王这次在香港,让很多人都不敢把自己的参拿出来。这是我们的骄傲,大家要一起保护吉林人参这个牌子。从影响力来看,我们吉林的人参,上一届参王 的评选在台湾、今年是在香港,其影响力之大是完全有体会的,在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这是首次,感到非常自豪。
管理
应该像管理烟草那样管人参
记者:一谈到人参,很多人都会想起韩国高丽参,那么在价格和质量上,吉林人参和韩国高丽参到底有多大差距?
丁立起:现在水参价上来一些,是原来的10倍,但干参的价格还得差5倍。高端产品出来以后,价格还会上去。关于质量,国际的人参标准是韩国制定的,而问题就出在标准上。我们自己的标准中,有害物质和金属残留等几项要重点检测。但事实上他们的人参质量上和中国的没啥区别。
洪国士:质量上基本没有区别,但同样是做人参,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?
丁立起:韩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,其人参产业已有100多年了,一直是国家管理,在韩国别的都可以市场化,唯独人参是市场和国家管理同步,如果我们能像管理烟草管人参,中国的人参远远不是这个价,也不会这么乱。另外,韩国从政府到个人,都有一个意识,他们把人参当做民族产业来做,所以现在做得这么强大,这绝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学学《大长今》 宣传人参食用性
记者:看来,我们的人参产业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。
丁立起:是的。如果想把这种大好形势坚持下去,需要做几方面工作:一是政策的稳定性,现在出台了不少管理办法,但是还不够,还需要立法,变成稳定性的政策管理。如果能够按照农业经济进行管理最好,政策稳定了,我们就能够像韩国一样,将一年的人参管成一百年。第二是产业的扶持力度,不是越多、越大越好,应该踏踏实实。钱要花在刀刃上,不要完全倾斜于大型企业。人参产业的钱应该用在新产品开发、种子繁育上,应该给农民继续减负。如果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每年能够研发出两个精品,比如优质的种子或者一个新药,10年就是20个,而现在高端产品却迟迟出不来。第三是舆论宣传和市场开发,让老百姓知道人参的好处。韩国的《大长今》就很值得中国人学习,剧中有很多人参被食用。大家都觉得吃人参是吃药,还觉得贵,其实这是误区。
洪国士:我非常赞同丁总的说法。从海外的情况看,食用人参的主要是华裔。事实上,去年9月吉林省就提出了一个计划叫“药食同源”,农业部和卫生部都很重视。另外,高丽参对保健功能的宣传要比我们强,我们认为是药,他们认为是补品。
#p#副标题#e#
其他
人参发展黄金时代已到来
记者:能否这样理解,吉林的人参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良性的轨道?
丁立起:可以这样说,从大环境来看,我们现在的市场也是相对成熟和进步的。总的看,人参产业已经到了一个黄金时代。
洪国士:其实在吉林三宝中,最值得大发展的就是人参,要将人参认定为民族产业。这次我们也对接了一些项目,比如说人参滴丸等,海外投资现在对好产品的需求也很大,我们争取将吉林的人参产业做大,还有人参产业特色休闲、旅游文化,都有很大的空间。
来吉林“抢参”是好事
洪国士:丁总,听说近段时间有很多外地人来吉林抢购人参。类似去年那种“豆你玩”、“蒜你狠”的现象,你估计会不会也发生在人参上?
丁立起:这股到吉林的抢参热始于去年冬天,而且主要发生在产区,不是在销区。我觉得有人来吉林“抢参”是好事,不是坏事。另外,抢购的现象并不严重,总体来看应该还是良性发展的,对吉林的人参产业也是有益的。
本报记者 李雁程